为了贯彻落实“安全第一、预防为主、综合治理”的安全生产方针,进一步搞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,管控安全风险、做好安全预防,提升安全管理水平,防范事故发生。日前,湖南蓝伯印发了《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两个体系实施方案》,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“双体系建设”工作领导小组,对“双体系建设”工作进行全面组织、指导和检查。
排查风险点。利用学习时间和班前班后会时间,组织员工认真学习风险辨识与风险分级方法,围绕如何发现风险点,确定风险等级进行学习和讨论。根据各自岗位特点,全员、全过程、全方位、全天候排查本部门(工段、班组)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。
确定风险等级。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类分级管理,先确定风险类别,然后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,将风险分为四级。较大以上风险公司级管理,一般风险工段级管理,低风险班组管理,制定责任清单,各岗位每个人形成自己的责任清单。
明确管控措施。对识别出的风险进一步采取管控措施降低风险。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,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(公司、工段、班组),落实具体的责任单位、责任人和具体的管控措施(包括制度管理措施、工程措施、在线监测措施、视频监控措施、自动化控制措施、应急管理措施等),形成“管控手册”。
风险公告警示。公布企业各岗位的主要风险点、风险类别、风险等级、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,让每个员工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、应急措施。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,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、后果、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、报告电话等内容。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岗位,配置现场应急器材和撤离通道等,对各岗位风险卡进行考试。
排查消除隐患。针对各个风险点制订隐患排查治理制度、标准和清单,明确各部门、各岗位、各设备设施排查范围和要求,建立起全员参与、全岗位覆盖、全过程衔接的闭环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机制,实现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常态化。
目前,湖南蓝伯“双体系建设”工作已完成宣传培训,建立了作业活动清单和主要设备设施清单,正在开展风险作业工作危害分析(JHA)评价和安全检查分析(SCL)评价。后续将建立全员安全风险管控责任清单,制作岗位安全风险知知卡,根据岗位风险建立各岗位人员设备隐患排查标准。
湖南蓝伯全面细致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,从下到上,逐级分工,逐级排查辨识,从岗位、工段、公司级分级管控各项风险要素。让全体员工学会隐患辨识方法,做到会辨识、会分级,能掌握岗位风险管制措施,会针对性的进行风险隐患排查。真正实现关口前移、精准监管、源头治理、科学预防。从科学上指导安全生产,从根本上防范事故发生,构建公司安全生产长效机制。